重组预期扑朔迷离
西南药业再造涨停板
虽然日前西南药业澄清了赣州稀土借壳上市的传闻,但在昨日医药板块整体强势上涨的背景下,西南药业重拾升势,再次封住涨停板。短短几个交易日内,西南药业经历了大起大落,究其原因,市场炒作重组预期或是其背后的重要推手。不炒业绩炒重组3月24日,医药板块在经历了核辐射概念炒作后,再次迎来了难得的“艳阳天”,板块涨幅在各行业中也名列前茅。不过,西南药业的涨停还是多少出乎了市场的意料。就在几天前,西南药业刚刚澄清了与赣州稀土的“绯闻”,其股价也应声下跌,几近跌停。如果我们把时间点再往前推的话,西南药业借“绯闻”上位的表现或许更加明显。自上周一开始,西南药业突然放量大涨,短短一周内累计上涨超过20%。而同期大盘表现低迷,上证综指下跌近1%,3月18日西南药业更是开盘即牢牢封住了涨停板。能够逆市走出这轮行情,西南药业靠的正是“借壳重组”的预期。此前市场曾一度热传赣州稀土将借壳西南药业上市。如果该传闻属实,对比广晟有色和包钢稀土,西南药业无疑具有吸引力。不过,随着3月19日公司发布公告撇清与赣州稀土的“绯闻”,游资们的“借壳西梦也应声破碎,3月21日西南药业的大幅低开其实正是游资的恐慌性抛盘所致。这一点从3月21日上交所公布的公开交易信息中可见一斑,当日累计卖出金额排在前五位的营业部分布在辽阳、宁波、绍兴等地,游资特征明显,并无机构席位出现。客观来讲,3月21日西南药业的大幅下跌一方面是因为“借壳”传闻的澄清,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西南药业公布的年报业绩令人失望。年报显示,2010年度西南药业的净利润增长率仅为2.24%。实际上,该公司在2008年度和2009年度的利润增幅也没有超过10%。目前西南药业股价对应的2010年度市盈率高达65.71倍,即使与一些盈利水平高速增长的医药股相比,当前西南药业的估值水平也已处于高位。借壳梦的破碎,加之缺乏基本面的支撑,3月21日西南药业的大跌也在情理之中。重组预期扑朔迷离令投资者感到意外的是,昨日西南药业再次成为了医药板块上攻的领头羊。业绩的平平并不妨碍市场对西南药业的青睐,基于公司业绩的价值分析在重组概念面前似乎显得缺乏说服力。现在来看,西南药业股价背离基本面的表现,或许也只能够用“重组预期”来解释了。其实,市场对于西南药业的重组预期始终未变。这还要源于“太极系”的存在。目前西南药业的实际控制人是太极集团,而太极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了太极集团、桐君阁以及西南药业三家上市公司。太极集团本身即具有医药方面的业务,而桐君阁与西南药业在主营业务上与太极集团存在一定的同业竞争关系。此外,由于三家公司间存在较多的关联交易,使太极集团基本失去了在二级市场的融资功能。因此,无论是从产业整合的角度还是太极集团自身发展的需求,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将三家企业整合重组的预期。实际上,市场对于太极系的重组预期由来已久。早在2009年末的时候,三家公司就已经经受过市场的炒作。2009年12月15日,由于当时市场对于太极系三家公司整合为一的预期趋于强烈,太极集团、西南药业和桐君阁一度集体涨停。不过,太极系的重组预期似乎一直是“水中月,镜中花”。有关西南药业和桐君阁会被“借壳”的传闻始终在扰动着二级市场的神经,这次赣州稀土借壳的传闻也正是基于太极系的重组预期。只是在“稀土绯闻”被澄清后,市场将上演真正的“压轴大戏”还是又一出“望梅止渴”,我们依然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