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感受博物馆里的金光耀眼,满世界都是金子的 [复制链接]

1#

有谁跟宋宋一样,到了博物馆看见金子,眼珠都看直了那种,如果是的话,请跟随宋宋,一起感受博物馆里满世界都是金子的快乐吧。

“益二朱”金饼国家博物馆

秦(公元前一前年)直径5.8厘米,重.4克,年陕西临潼武家屯出士

秦、汉时期,很多黄金制成柿子饼状,被后世称为饼金或金饼。金饼大多刻有各种文字或记号,有的除了各种记号外,还刻有重量,此枚金饼铭刻“益二朱”三宇,“益”与“镒”、“朱”与“铢”相通,“镒”“铢”是秦朝的重量单位。一镒为秦的一斤。秦始皇统一货币时继承昭王之制,并将黄金定为法定货币。

据《史记?平准书》载,及至泰,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为下币,识日“半两”,如其文,用于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小额交流。黄金与半两钱的比价没有明确记载,从秦简《秦律十八》规定的一石粟值三十钱推算,一两黄金约可折三百六十枚半两钱。秦金饼为称量货币,出土较少。

饼形金南昌海昏侯博物馆

圆的是褭蹏金,仿天马之足所铸,俗名“马蹄金”南昌海昏侯博物馆

椭圆的是麟趾金,仿瑞兽麒麟之足所铸,状如靴子南昌海昏侯博物馆

金钣南昌海昏侯博物馆

汉金饼陕西博物馆

西安市未央区出土,金饼形制基本一致,均为圆饼形,背面凸起,表面粗糙,底面凹陷,表面光滑,直径在5.67-6.6厘米之间,平均重量约.11克,部分金饼上还有戳记、戳印、錾刻和刻划现象。金饼并非流通货币,主要用于赏赐、馈赠。

马蹄金河南博物馆

马蹄金是年襄城县洛乡北宋庄出土,长6、宽5、高3.1厘米。我国历史上主流的金属货币为铜货币,但在战国晚期以来,也出现了金货币,如郢爰、金饼、马蹄金等。西汉时期所沿用金货币多为金饼、马蹄金与麟趾金。金饼重量相差较大,小者约有15克,大者达多克。而马蹄金与麟趾金的重量普遍为克左右,约合汉制1斤。

金条徐州博物馆

东汉(25~),长31.2、宽0.3、厚0.3厘米

西汉初马蹄金南京博物院馆藏文物

纵5.5,横7.2,高(最高处)3.4厘米,马蹄形,蹄底椭圆形微内凹,刻划阴文正书直行两行,倒行阴文刻划较深。

商周菱形金箔金沙遗址博物馆

长4.98,宽4.4,厚0.02(单位:厘米),金质,整体呈圆角菱形,表面抛光处理,墨绘眼纹,较光亮,反面未抛光,较粗糙。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商周时期成都地区古蜀先民金器加工工艺、青铜文明以及的重要实物资料。

金面具

金面具是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商周时期的文物,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金面具整体为长方形,长19.5厘米,宽11.5厘米,厚度0.04厘米,含金量高达85%。金面具的面部表情非常生动,眼睛、鼻子、嘴巴等细节都刻画得非常精细,展现了古蜀人高超的雕塑技术和审美水平。

最后要说的是,黄金虽然是贵金属,经济价值很高,但在考古发掘中,黄金器物并不一定是最珍贵、价值最高的文物。有些文物,质料虽非金银,其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却远在金银器之上,这是考古研究中常见的事。所以,别看金子很有存在感,但在文物中并不是价值最高的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