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行履凿空千仞山难留长生梦芒砀汉墓观感 [复制链接]

1#

3月31日,应邀去首都博物馆参观南昌海昏侯墓葬文物展,为汉代的国力之富强和气魄之阔大而叹服,不由得想起了十数年前参观芒砀山汉墓所感。当时文中所言“论建筑规模之浩大、墓室结构之完整、家族墓群之集中,我以为在发掘的汉墓中,还没有超过芒砀山汉墓群。”——海昏侯墓群出土后,恐怕会超过芒砀山墓群。因为芒砀山汉墓的文物已经被盗墓贼偷盗殆尽。

▲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

汉朝,是中国人自豪了余年的王朝,而汉墓,在地下为后人们掩藏了那一段豪迈、大气与辉煌。已发掘的汉墓中,人们耳熟能详的自然有出土龙凤飞天帛画的马王堆、完整保存金缕玉衣的中山王墓、发现飞马踏燕的武威雷台汉墓以及对研究汉代葬制提供实物档案的北京老山汉墓。

但论建筑规模之浩大、墓室结构之完整、家族墓群之集中,我以为在发掘的汉墓中,还没有超过芒砀山汉墓群。

▲海昏侯墓出土的马蹄金

芒砀山位于河南商丘市永城县内,东与皖、苏接壤,传说刘邦在此地斩白蛇起义。《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始皇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此处为高祖龙潜之地,又有沃野千里,汉室定鼎之后,当然会将最宠信的宗室分封在这里。

削平异姓王后不久,汉文帝第二个儿子、景帝的同母弟弟梁孝王刘武被分封在这里。梁孝王在平定吴楚之乱中立下大功,《史记》载:

其后梁最亲,有功,又为大国,居天下膏腴地。地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四十余城,皆为大县。”“孝王,窦太后少子也,爱之。赏赐不可胜道。于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得赐天子旌……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从太史公的笔下可知,梁国实为汉朝第一诸侯强国,富足不逊朝廷,其王族墓室之规模,可想而知。

年12月13日,中原薄雾如衣,我们几人来到了芒砀山。先进入孝王儿子共王刘买的墓室,刘买在位仅仅6年,短命而亡,所以来不及修建更大的墓室,其墓室较为狭小,但此墓最为称道的是主室顶部的壁画,用大红、纯黑、纯白绘成,正中间一条青龙飞腾在南北之间,左为朱雀振翼翱翔,右为白虎扬爪翻越,四周云气缭绕,如仙境神界,多年过去了,颜色还是那样绚丽,龙之神异、虎之威猛,雀之轻盈,云之流动,呼之欲出。从这幅壁画,我似乎窥见了一个强大王朝的*魄,这*魄依然让今天的我怦然心动。

▲芒砀山刘买墓顶壁画

出了刘买墓,我们便往西走了约一公里,来到一个叫保安山的山下,拾级而上,爬了几十米的坡,走到山腰梁孝王王后的墓室门前。王侯自适孝王后,在位四十余年,历祖孙三代王侯,因此她的墓室最大。

进入墓室首先要经过一丘水池上的桥梁,这便是墓室的庭院,左边有两间车马室,此墓发掘时,从车马室出土了马的骨骼,可知当年殉葬的是真车马。

过了庭院,便进入一条20余米的甬道,甬道斜着深入山石的中间,这甬道和墓室都是工匠一捶一凿开凿出来的,墓主人葬后,甬道塞满多块封墓石,而今封墓石都被清理出来了。

甬道尽头,就是主客厅,约15平方米,客厅左边,便是卧室,也是停放棺椁的地方,主人便在这里长眠,只是经过千年变换,棺椁早不复存,最奇妙的是站在客厅后壁中间,望前面甬道,与室外相接正是一线人间光阴,主人幻想她死后每天早上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山外第一缕阳光。

从客厅往后走,又穿过甬道,进入后室。后室四周,环绕一些小房间,有储藏室,藏有麦、豆等物,有武库,里面是剑、戟、矛、戈,有沐浴室,里面有汤盆铜勺,最令人称奇的是墓室里厕所是坐便器,坐便用白石打凿成,光滑如缎,地面的踏板雕有防滑的花纹,厕所后壁恰好有一缕自然流水冲到坑内,设计之巧,令人叹为观止。后室的另一面,则有石头凿成的壁柜。后室被一条四方回廊围住,回廊南边开一洞,进去数米,竟然是一个贮冰室,深约5米,四周用石条箍紧,旁边有一个旋转石梯,顺石梯可下到冰室底部。这说明当时的贵族已有冬天贮冰,夏日消暑的习惯。

离贮冰室不远,往南开凿了一条长长的隧道,讲解员说这叫“*泉道”。王后比孝王晚死二十多年,葬在孝王的北面。王后令工匠往南,即米外的孝王墓,开一条隧道,让两墓相通,使他们二人*泉路上相见。

然而天不遂人愿,隧道开凿到50米处,便遇到了地下水,淹没了隧道前伸的道路,*泉路上相见的梦就中断于此了。当后人再来到隧道的尽头,看到前面水波粼粼,在灯光下有些幽暗凄迷。我不禁联想到,唐玄宗也曾和杨玉环夜半无人私语:“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可杨玉环终归自缢于马嵬坡。帝王有着和平民一样爱的企盼,但也有着和平民一样爱的无奈。

走出这个面积达多平方米的墓室,觉得山外的阳光真亮。自春秋战国开始,诸子百家对葬制一直争论不休,殡葬是生死观最直接的反映,因此诸家在这个问题上当然会大费笔墨,墨家主薄葬,儒家主厚葬。到汉代,儒家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再加上文景之治,国力强盛,厚葬自然成风。

中国古人视死如生,认为生只是短短的一个过程,即“百代过客”“万物逆旅”,而死后,灵*就会进入长生天,得到永恒,因此他们愿耗费财力物力为死后的永生营造一个去处,而且仿造生前享乐建造。

可是,千锤万凿,毕竟留不住长生梦。李商隐有诗:“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在死亡面前,众生都是平等的。

▲芒砀山汉墓幽深的墓道

作者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十年砍柴,只发原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