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物ldquo马踏飞燕rdquo [复制链接]

1#

国宝“马踏飞燕”自甘肃武威出土,并非是一种偶然。铜奔马的形象与汉武帝苦苦的追寻的“天马”形象非常接近,因此,铜奔马也常常被称作是“天马”。天马来自何方?

铜奔马于年发现于一座砖室墓中,墓中发现的不止有国宝铜奔马,还是发现了一个颇有阵势的车马仪仗队。这个车马仪仗队包含14辆铜车,17个铜武士俑,28件仆人俑,以及包括铜奔马在内的铜马39匹。但是,由于当时发现这座墓时只是将里面的部分文物带出了墓葬,并没有进行科学的考古发掘,所以,谁也搞不清当时这个仪仗队最初是怎么排列的。

一种推测是17位手执矛、戟的乘骑武士俑排在前面,其中有2位武士俑单独列在首位,后面跟着3乘3(或5乘3)的武士俑。在武士俑后有1匹主骑,4匹从骑。其后为4辆铜轺车,其中伞盖最大的一辆铜车上坐着的便是墓主人。仪仗队的最后面是3辆打车及一辆牛车。而铜奔马应该在队伍的最前面。具体如图中所示。

在38件铜马中,有8件上面刻有铭文,这就帮助我们确定了墓主人的身份。其中两则铭文为:

守左骑千人张掖长张君骑马一匹,牵马奴一人。

守左骑千人张掖长张君小车马,御奴一人。

这样也就确定了墓主人的身份为一位将*,将*爱马,情有可原。但这是其一。

铜奔马之所以出现在武威的墓葬中,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因素,即取决于两汉时武威在大汉王朝中所扮演的角色。

汉代自汉景帝时起就非常重视养马,但当时的养马地主要在河套地区。汉武帝时,河西走廊也纳入汉朝版图,而汉武帝好马,众所周知。汉武帝还执着于“天马”,因为拥有良马能提高战斗力。汉武帝为了能得到好马不惜发动对大宛国的战争,随着丝绸之路的打通,也有不少良马来到了大汉王朝,这其中也包含所谓的“天马”。

马蹄金,麟趾金的由来就可能与“天马”有关。

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公元前年)分天下为十三州,在今天的甘肃置凉州刺史,下辖陇西、酒泉、张掖、敦煌、武威等10郡。古凉州地广人稀,水草丰美,这里便是一座天然的养马基地。汉朝对马的日常护理、管理都是非常严格的,养马官还需要记录马匹的日常管理。东汉初年,还在武威特别设置了主管马匹的官吏,正职叫“牧师苑”,而副职就叫“弼马温”。

汉代如此重视马匹,而武威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西域天马东来的必经之路。关于所谓的天马,这里的人应该是比较熟悉的,这样铜奔马这匹“天马”出现在这里就很顺理成章了。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