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初期怎样治疗 http://m.39.net/pf/a_4698985.html从小我有两个愿望:告诉全世界的人,屿头是天下第一村,这里物产丰饶,民风淳朴;要在村里建一个图书馆,外公是馆长。
屿头是东南海边一个港湾内的渔村,前有海后有山,所以物产很多,基本是野生的,妈妈一直认为天下哪都没有屿头好,这可能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也是浓浓的乡情。村里的海边有一片滩涂地,夏秋季节有跳跳鱼,退潮时有潮蟹,两腿不一样长,小时有个顺口溜“红公先,白眉毛,没人请,自己来”,也用来形容不请自到的人(闽南语是古汉语保留至今比较完整的古话,很多哲理)。从小学开始,周末寒暑假很喜欢和玛媛、燕花、静(还有另外几个小伙伴,现在联系不多了),去看海,其实就是耍。中考那年,我一个人在档门(一个门隔着一边是海,一边是蟹池或鱼塘,上面建一个小屋以供看守)上吹了一下午的海风,把我所有的烦恼都吹走,轻松回家,后来我很淡定地去参加中考。
村里去海边要经过一片树林,那里现在是蟹池,树不见了。之前树下有一种马蹄金的中草药,去年我在一个示范植物园见过,原来它的名字真的和闽南语一样,可惜人们用它来做水生观赏,并不知道其药用价值,我小时候还挖过去卖呢。大姐比我长几岁,还需要放牛和梳草(就是用竹耙子拾木麻风树的须烧火用),未能上学,也是在这片区域活动。
东井,是全村的饮用水源,是个八角形的老井,小时觉得它很大、很大,生怕一不小心就掉下去。后来有了自来水,但没几年不能实时供应,于是它又回到我们身边。井的后面是山坡,其实井是在坑底,那边以前去的不多,有点未开荒,有点陌生。依稀记得有个很陡的水渠,夏天割稻时去洗凉,冰冰的,可舒服了。前年带侄子逛田野,发现已成不太正规的养猪场。
村里人口众多,土地却很少,对每家每户来说,土地都很宝贵。我小时候参加过镇上的修坝通渠,也算参加过大型农事。爷爷是我的劳动部长,需要厚水浇地(我跟他一人站一边,各自拉一头绳来瓢水,进入水渠流入自家田,这种很省力,效率也高),我总是很容易偷偷就减力,会失去平衡了,爷爷总嫌弃我,不如找个木偶来得省事。这些竟然成为我多年以来念念不忘的农田趣事和科研工作中的经验。
一年两熟的水稻,在暑假收一次,那应该算是我们儿童的节日,一片金*,河里的水也长满,有时遇上台风,路泥泞,就水运,大人在水里推着上面的竹排走,一忙忙一天,这家收完了去别家帮忙,那时的我觉得邻里亲戚之间很是相亲相爱,收获的季节很快乐。没几年光景,人们就纷纷逃离土地,我也外出求学,离开屿头,但总是很想念屿头。
下期是:屿头,老砖里的玉
你也一定有这样不为人知的可爱家乡,快与小伙伴们分享啦!!成为家乡的代言人、立传人,传承祖祖辈辈他们的故事、分享我们现在的故事和给将来的他们留一些美好记忆。
请投稿yueg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