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种用灸治百病的草药艾草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诚信企业 http://www.yqyywdj.com/

艾炙如今渐渐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疗病养生的一大法宝。要知其作用,先认识用作灸的艾草。

艾灸,其实有许多讲究,今天先不说了,后文再分享这方面的知识。

艾草

艾。念出这个字,如念着一个心仪女孩的名字。一瞬间,芬芳四溢,青葱一片,清凉铺天盖地覆盖了我的原野。艾,简约的、朴素的一个汉字,听着悦耳,看着顺眼,想当初造这字的人,内心该有多么阳光。

原野上,艾草其实就是一满腔愁怨的村姑。从一出生就郁结着苦涩的幽香,仿佛前世一段未了的情缘要带到今生来了结。在高原,在荒野,在道旁,在深深岁月里,苦苦地等啊等,彼岸的那位却不知身在何处。“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经.王风》)唱出这歌的人一定是深谙艾之内心了。经过了多少个凄风苦雨日子的等待,最终,青葱岁月熬到皓首,猎猎西风、绵绵秋雨中,它怀揣着怎样的喜悦或哀愁,站立成风中一株散发着涩涩幽香的标本。

回归到草泽世界里,艾是弱势群体。但凡草木中的弱势群体,均有一个自我保护法则——要么浑身长满刺儿,要么散发出独特的气味,要么比广布物种萌发的晚上一步,这样便可以为自己撑起一把保护伞。阴历三月,万物萌芽的时候,芦芽、冰草、蒲公英之类的草们争先恐后地露出头脸,艾却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蓄积着自己的暗香。等到那些草们出尽了风头,它才不急不慢、不温不火地冒出头来,这时,它那娇嫩的身子隐藏在杂草丛中,食草动物们锋利的牙齿已经不至于使它伤筋动骨了。一场春雨,一缕清风,就给了它迸发的力量,让它卯足了劲生长起来,仿佛一夜之间,便是“邻家有女初长成”。艾,不经意间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它自然而然打开自己,青葱的枝叶,淡淡的芳香,像成长中的少女,既急于展示自己的秀色,又带着一丝不安的羞涩。雨后,细细观察一株艾,你会发现,那羽状的叶片上跳跃着的光泽,如同青春的火焰,让你眼睛蓦然一亮。

在微风吹拂中,艾,一天天丰满,一天天茁壮。

然而,它最好的年华转瞬既逝。清明过后,艾的少女时代逐渐结束,嫩绿的枝叶渐渐变得深绿,娇嫩的身材一下了“发”了起来,亭亭玉立的植株成蓬勃之势,这标志着它即将担当繁育后代的重任了。这时,它的大名也许该叫“艾蒿”。五月呢,艾蒿插在门楣上,渲染着一个节日的氛围--端午节那天,家家洒扫庭院,清除污秽,采艾叶与沙枣花插在门楣上,驱除邪气,护佑平安。

苇叶青,棕子香。

艾蒿枣花插门上,

平平安安福满堂。

艾,在一代代人传唱下来的儿歌中千古芳香,让邪恶和病魔肃然远遁,让吉祥和平安永驻。

在我的故乡,艾草也是一个人出生后首先接触到的植物。婴儿出生后,月婆子坐月子的屋子须要用艾叶熏蒸,也是祛除邪*、保佑平安的用意,洋溢的香气,就会让外人却步。婴儿出生第三天的时候,要举行沐浴仪式,名曰“洗三”,这是民间的大吉之礼。沐浴用的药水就是用艾叶煎熬的,为孩子洗去前世带来的污垢,祈求今世福祥平安。乡间还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俗语——艾的用途大着呢,哪家有人得了皮肤病,或不小心剐破皮肉,用艾叶清洗,消炎灭菌;谁家的孩子受了惊吓、女人经血不调,用艾条熏灸几下马止见效,这些用途都记载在《百草纲目》中。不但中国的老祖宗用艾治病,在西方同样重视,年,盎格鲁——撒克逊人所写的草药书中,郑重其事地向人们推荐:“旅途中随身带上艾草,或拿上一把,可解舟车劳顿之苦;艾蒿还可减缓病痛;居家室内,若摆放艾蒿,可避邪、驱魔,逢凶化吉。”

沿袭千年的习俗自有它的源渊,让草木生发出文化的气息当然是草木的荣幸。人和草木之间,一生一世都纠结不完。

五月以后呢,艾剩下的岁月就有些荒芜的意味了,枝叶纷披,密密匝匝,素面朝天,自顾自怜,幽怨的气息弥满周边。农人刈去无所用,本想一把火烧了,然而烧火也不旺,倒是燃起的烟雾驱走了蚊子,这一发现便成了乡间天然的熏蚊香。说不清的哪朝哪代,一位草泽医就地取材,以艾草为灸,为患者疗病,结果呢,艾灸一直沿用了下来,成为中医中神奇的一绝,称为“医草”。现在,一些地方推出中草药保健的“药草浴”,大都首选艾草。

“药王”李时珍对“艾”格外喜爱,在《本草纲目》中称艾“炙百病”。并用一大段文字注解其用法:“可作煎,止吐血下痢,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作煎勿令见风,捣汁股,止伤血,杀蛔虫,水煮及丸散任用。止崩血,肠痔血,拓金疮,止腹痛,安胎。苦酒作煎,治癣甚良……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炙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寿。其功亦大矣。”一种普通的草,在医者手里就是灵丹妙药,就能医治人间百病,只是普通人不识其价值而已。

艾,从春到秋,从荣到枯,极像我家的小妹。年少时天真烂漫,一派青葱,走到哪都花骨朵一样被人心疼。最风光的岁月还没风光够,转眼谈婚论嫁,此后的日子,韶华渐逝,整天面朝*土背朝天,为生计奔波,为儿女操心,年复一年,把自己弄得艾蒿似的,满腹幽怨。蓄积经年的沉香,最终也像艾草一样随风而逝。“草犹如此,人何以堪?”想想人的一生,谁又不是这样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