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卡行走的阅读
海昏侯之旅
思思文
海昏侯研学之旅—汉代侯国聚落遗址的探访之旅,在年的第一天开始,也在这一天结束,短短的旅程,带给大家的却是难忘的金色时光。在展望的第一天,洒满大地的阳光、孩子们微笑的脸庞,都像花儿一样绽放。
为什么要去海昏侯研学?去海昏侯能获得什么?这些问题我们在还没去之前大概能知道—当然是去了解历史,学习知识喽!但是去了之后就能更加明白,我们能了解到什么样的历史,学习到什么样的知识,获得怎样的体验。我们做一件事,大多是有目的的,虽然有时候也会任凭心性漫无目的地去做一些事情。这次去海昏侯,目的就是让孩子们通过书本以外的渠道去感知历史,走近历史,通过亲身体验与分析,做到知行合一。对于对历史不感兴趣的孩子而言,这次研学无疑是激发兴趣的好机会。
说起海昏侯,大家可能都有所耳闻,但海昏侯究竟是谁,有着怎样的生平,他所处的历史时代有什么特点,当时的人文环境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就并不是人人都耳熟能详了。在谢谢姐姐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一次时空穿越,回到汉代,走近昌邑王刘贺,近距离观察历史,探索历史。非流通货币(四金)马蹄金、麟趾金、金饼、金板等各种货币铜钱令人目不暇接,我们从中看到了属于刘贺的帝王辉煌,编钟、棋盘、铜火锅、青铜雁鱼灯、精美的贴金片漆盒、琴、瑟、排箫、伎乐俑;竹简、木牍以及有文字的漆笥等让我们感受到汉代人们别样的生活与智慧,刘贺墓中给后世留下的宝贵文物,是中华文化的传承。
“读史使人明智”,说的就是要读出历史的真实,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历史。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观察这些历史文物,我们会发现古人的勤劳与智慧,弱点与缺陷,告诫自己以史为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书写属于自己的华美篇章。在探访历史的同时,我们也正在书写与创造自己的历史。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知识不会歧视年龄,欢迎每一个可爱的人儿去拥抱它,汲取它,无论对方是小孩儿、青年人、中年人还是老人。参加此次研学的孩子们,最大的正读高二,最小的也才二年级。当然,除了孩子们,还有一位随行的奶奶。无论什么年纪,都可以去接触自己未接触过的,不甚了解的知识,文化。高二的这位男孩儿在研学前特地做了些功课,自己先通过网络对海昏侯进行了大致的了解,他说:我是个理科生,对历史了解得少,所以来看看,多学习学习。令我感动的是,其他低年级的孩子们一路上也都展现了强烈的求知欲。谢谢姐姐在讲解各种历史文物及其文化背景的过程中,孩子们纷纷扬起可爱的脸庞,聆听、提问、回答、记笔记。十分累了就席地而坐进行短暂的休息,期间还不忘各种探讨与交流……这些画面都太温馨太令人感动了。
研学结束了,你若问我历史有趣吗?不枯燥吗?我会回答:不枯燥,历史十分有趣。因为通过研学去接触历史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实地了解历史的过程,更是不同的思想碰撞交流、分享、收获情感、体验不同进而再次成长的过程。也更加让我相信:遇见difference,才会makeadifference.看着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们相互分享零食,递给老师零食,交流着各自的小体验,真的很快乐,服务于孩子,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老师也能从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从孩子身上学习到许多,不断改进、提升自己。短短一天的研学之旅,孩子们也收获不小,不仅实地感受了历史,还更深层次地了解到相关的历史文化,认识了不同的小伙伴,建立起不同的情谊,一边学习一边进步,这是金钱难以买到的价值。
谈到旅程,我又不禁想起《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的一段话:
“我现在活着。当我吃东西时,就只管吃;当我走路时,就只管走。如果必须去打仗,今天死还是明天死对我都一样。因为我既不生活在过去,也不生活在未来,我只有现在,它才是我感兴趣的。如果你能永远停留在现在,那你将是最幸福的人。你会发现沙漠里有生命,发现天空中有星星,发现士兵们打仗是因为战争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因为生活永远是,也仅仅是我们现在经历的这一刻。”
生活永远是,也仅仅是我们现在经历的这一刻。把握住每一个当下,就是在认真生活。把握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就是在认真成长。幸福就藏在当下的每一刻,等待我们去掀开,晒在阳光底下。
你在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