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23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开园仪式盛大举行。作为南昌历史文化界的“饕餮盛宴”,海昏侯国遗址公园的开园以来,尤其在国庆期间迎来了大批游客到访参观游览。如今,已经满月的海昏侯遗址公园是否实现了“北有兵马俑,南有海昏侯”的愿景呢?是否给游客们带来了物超所值的体验感呢?
十月的一个周末,带着一份南昌人自豪之荣耀,前往了遗址公园参观。不知你去了吗?如果问整体打几分的话,你给几分呢?
亮眼:奢华文物彰显王者地位
随着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大幕拉开,大部分游客把焦点都聚焦在了“一馆”、“一园”上,尤其是历史文化爱好者。“一馆”、“一园”即博物馆和刘贺墓园。虽然27天“落马”,但作为一代皇帝,刘贺还是自带“流量”。随着海昏侯考古发掘的不断推进,出土的文物精美绝伦,价值连城,创造了多个史上之最,而本次多个出土文物属首次亮相,吊足了大家口味,想现场一睹它们的风采。
整个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显得恢弘大气。在园区入口处,一座名为“西汉遗韵”的主题雕塑,金光闪闪,格外醒目。它以海昏侯国遗址出土文物龙形玉饰、陪葬车马等为灵感,把龙形玉饰的造型放大为“龙门”意象,虚实结合的车马仿佛从时空门中穿越而来,尽显汉风之浩荡,气势之雄浑。但车驾犹在,珍宝犹存,唯其人已湮灭于故国尘土,只留下一段历史,由后人评说。将这座主题雕塑摆放于公园入口,也正是让游客自此而开始,步入海昏侯国,探寻海昏侯刘贺的人生轨迹。这座雕塑是由国际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所设计的。
遗址公园内设有“十大景观”。除了刚在介绍的“西汉遗韵”以外,还有“汉阙迎宾”、“瑗璧礼天”、“灵湖夕照”、“金堤漫步”、“虬龙潜野”、“墎墩怀古”、“西门望月”、“都城探幽”、“鄱湖观鸟”。“汉阙迎宾”位于遗址公园入口处,阙身高大、华美,阙盖檐脊分明,彰显海昏侯国威仪。“瑗璧礼天”游客服务中心建筑造型设计取材遗址出土文物玉瑗、玉璧形态,精致圆润,“瑷璧礼天”寓崇尚自然,礼敬上天之意;“虬龙潜野”是指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建筑造型设计取材遗址出土文物的龙形图案,建筑结合岗地起伏的地形,造型似虎踞龙盘、潜龙在野、昭示着王气显现。“墎墩怀古”是指刘贺墓园,位于紫金城遗址的西南部墎墩山。部分景区之间尚有距离,目前只有游客服务中心——博物馆——墓园的接驳游览车。
回到遗址公园地标——海昏侯博物馆,共有两层四个展区,分别是“金色海昏”、“遇见海昏”、”丹漆海昏“、书香海昏”。海昏侯墓发掘文物主要集中在“金色海昏”展陈。除了早前在省博物馆发掘成果展中亮相的金饼、马蹄金、麟趾金,雁鱼灯、博山炉、青铜当卢等大量的青铜器、铁器、玉器、金器、漆器文物,金光闪闪、工艺精湛;本次开园之际,又有新看点!“南昌”铭文青铜灯,“元康”、“海昏侯夫人”奏牍,“海昏侯家钱五千”封泥匣,套箱提取的五铢钱等等,战国蟠螭纹青铜缶更是首次重磅亮相。
而另一处必打卡地——刘贺墓园内由两座主墓、七座祔葬墓、一条外藏坑和园墙、北、东门及其门阙、寝、祠堂及园寺吏舍等构成。侯墓和侯夫人墓两座主墓同茔异穴,占据了墓园最高、中心的位置。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还有几点让我印象深刻。一是在展陈布置上,能够与时代背景结合,使得代入感强。走进博物馆的“金色海昏”展区,一个个劳作的汉代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出现在眼前。而在“礼乐宴飨”展区,部分的文物被置于特定的宫殿厢房的场景之内,使得参展者能够快速了解展品背景和用途。
二是在博物馆设有体验区,通过科技手段走进海昏侯。在遇见海昏互动展,可以通过观看影音资料、变装秀、3D打印等等来深入了解和体验海昏侯的前世今生以及西汉文化的特色。
FocusonNanchang
遗憾:配套、管理等仍需提升
若是对标西安兵马俑的话,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是在园区的配套、管理以及创新创意方面。
配套。由于海昏侯国遗址离市区较远,距离南昌城区已大约40公里,自驾可以通过金山大道至海昏大道前往,大致40分钟左右。公交方面,路、路以及定制公交均可达到。不过前段时间有看学生游客吐槽说,一方面定制公交比较“坑”,预约系统并不会告知预约成功与否,一旦失败原计划被打乱而体验感非常差。另一方面前往海昏侯的公共交通快则1.5小时,慢则2.5小时,直呼去一趟太不容易。由于缺失统筹规划,目前轨道交通、城际铁路等方面都都没有看到相关计划。在交通配套上如何解决游客“景区太远”、“耗时太长”上的心理落差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实深入游客心理分析,好不容易“千里跋涉”来得园区参观,如果园区参观体验不佳、服务不好,那么心理落差是肯定有的,甚至会觉得“不值”。如何让专程前往的游客能在参观中收获“不虚此行”好感,还是值得景区管理部门深思的。再如,餐饮服务。其中的选择种类单一,价格略高,体验一般。我去过西安兵马俑,在博物馆的周边设有各类连锁餐饮、特色小吃,能够满足游客需求。当然,目前海昏侯遗址公园景点相对独立,周边仍为乡镇,周边配套和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管理。在景区的导引及细节上还需加强。其实大部分游客还是希望能“抓重点、看亮点”,尽量不落下所有值得打卡的地方。在这次参观中,我错过了“游客服务中心”的“汉画拓片展”、“编钟剧场”等、“拓印厅”也没去到,这些都是后来在网上看其他游客游记才发现的。因此,园区可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