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看过海昏侯展的朋友们,一定对那些成堆成堆的*金一定印象深刻,什么马蹄金、麟趾金、金饼、金板等,有的可能都是第一次听说。当然除了那些*金之外,一些朋友们也会注意到一件特别的展品,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银当卢”。
“银当卢”
你可能会说这不就是当卢嘛,这有什么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你真的知道吗?我看未必。
当卢在汉代之前又称作“锡”,当然现在学术界也有称为“锡”的,这个命名问题我们暂且不谈,我们现在暂且称之为当卢,大家也比较容易接受。在《诗经》中就有“钩膺镂空锡”之记载。郑笺解释到:“眉上曰锡,刻金饰之;今当卢也。”《中国青铜器综论》中解释到:“当卢之“卢”同颅,是以皮条系于马络头上的,置于马面额前的装饰物,因位于马头颅正中,故称”。当卢这种车马器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到汉代之后基本不见。由于其使用的年代久远,我们对于当卢的认知也是模糊,不明确的,并且车马器种类繁多,器型多样,又经过后世的不断发展演变,可能我们对于一些车马器的名称定名存在错误的命名。
当卢的系法复原模型
这件文物本就是一件普普通通的一件展品,没有*金那么吸人眼球,也没有简牍帛书那样的学术价值的意义,但是却吸引了我的注意,因为我发现这件文物的定名定错了。我们也都去过不少的博物馆,看过各种各样的当卢,虽然当卢的样式各种各样,汉代的当卢还是有一定的特征:基本呈长条形,上宽下窄,这也符合马脸的生理构造;背面有两到三个圆形或者半圆形的穿钮,便于络头进行穿系于马面之上;装饰技法由素面、鎏金、错金银、镂空等技法。
中山靖王墓出土的当卢
但是这件当卢好像和之前我们认为的当卢有些许不一样。它为银质,并不是我们常见的以青铜为材质。其次它的装饰技法为浮雕,这种技法还没有在其他的汉代当卢中出现国。再有就是其背面没有穿钮,这就造成它根本无法用络头皮带进行穿系,所以它不应该叫做当卢,而应该另为它物。
海昏侯墓出土的马珂海昏侯墓出土的马珂
那么它应该叫什么呢?孙机先生在《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中有简要的记载,其应为马珂,是装饰于鞧带之上,也就是绑着马屁股的皮带上。这种鞧带较宽,马珂侧面穿孔,所以一般马珂应该是缝制在鞧带之上的。这种器物,在很多汉墓中都有出土,但是对于它的定名至今却没有统一的说法,有称为当卢的,有称为铜饰件的,有的博物馆或者发掘报告将他们归类到盾饰之列,例如下图中的马珂中的浮雕形象,我们会发现和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银当卢”浮雕形象一模一样。
其他墓葬出土的马珂
虽然海昏侯墓出土的这件“银当卢”并没有公布其侧面是否有穿孔,但是和其他的马珂相比较便可得知,其就是为马珂而不是当卢。还有就是海昏侯墓中出土和这件器物器型一致,但是上面浮雕为鸟,并且其器身有穿孔,那应该也是马珂而非在博物馆定名的当卢。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观点,有什么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