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代西方都是金银币,为啥我们就只能用铜钱 [复制链接]

1#

最近文瀚乐拍在网上看到有些朋友产生这样的疑问,在众多影视作品或是实物中,一提到古代的西方货币,往往就是各种金银币,提到我国古代的货币,就是各种带字的铜钱,难道我国没有金银吗?为啥我国古代不使用金银币呢?

首先要说明,我国历史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金和银都是公认的货币。

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铸造银质的空首布币,这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银币,楚国还使用纯金材质的印子金作为货币,这两种可以看作是我国最初的金银币。

后来秦国开始铸造金饼,同时还仿照楚国印子金的形式,铸造本国的金板,统一全国之后又在法律中明确提出了上币和下币两种货币体系,*金为上币。然后到了汉朝时,汉武帝铸造了马蹄金、麟趾金、白金三品等,从海昏侯刘贺墓中出土的各种金饼和金币,就能充分感受到*金在上流社会中,是作为非常重要的货币存在的。

后来金银币的传统为啥没能延续呢?

因为发现不够用了嘛!

汉朝的时候就发现了!

货币是什么?货币只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物物交换之间的一个中介而已。

虽然我国在当时*金和白银的产量也不少,但特殊的国情注定这种方式难以长时间延续。自从有历史以来,我国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折合成人均的话,每个人能分到的金银非常有限。仅仅依靠*金和白银这样的贵重金属,根本就无法支撑起这个庞大国家的日常交易需求,货币贸易只能不断寻找次一级的替代品。

这种替代品并不仅仅局限于五铢钱、开元通宝之类的官方铸造铜钱,当铜料稀缺不够用的时候,铜钱就会比较少,比如秦王嬴*时期通货紧缩,市面上秦半两钱很少,一枚钱可以买很多东西,就不得不铸造重量更轻的劣质钱,或是用更加廉价的铁、铅、镍来铸造钱币。

当然,铜钱都搞不到的时候,也可以用别的东西替代。可以是印了花花绿绿图案的纸张;可以是从遥远地方运过来的贝壳;可以是生活中会用到的生产工具,比如农具和刀具;也可以是辛苦劳作之后的制成品,比如粮食、布匹和丝绸;甚至可以是没有加工过的玉石和青铜块。

这些都可以作为货币存在,都是与铜钱一样存在的“货币”。

除了人多以外,还有个原因很关键,那就是经济结构问题。

我国古代主要是以大河文明为主的,最核心的经济模式是农业文明的小农经济,以务农为主,提倡男耕女织。即使是汉唐明朝这样强大的王朝,最初也动不动就开始休养生息、重农抑商的生产模式,日常的交易以小额日用品交换为主,只要几克铜就够了,根本用不到金银这种高价值的贵重金属,没有那么多大宗贸易的机会。

而反观西方文明,基本都绕不开希腊、罗马的文化源头。但是翻看历史会发现,几千年前的罗马、希腊、迦太基这些国家都是海洋文明的,在历史上一登场就是海运、殖民和大宗贸易,需要用到大额的钱币,因此直接铸造金银币,更适合跨国的贸易。而针对本国内的小额贸易,西方国家也会有配套的各种廉价辅币。

最后,文瀚乐拍想说的是,我国的金银币没有成为历史上的主流货币,是有其客观因素的,一方面是金银不够用,一方面是日常生活中用不到,最终让各种圆形方孔钱,成为了古代货币的代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