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金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民国时期的一根大黄鱼,放到现在,大概
TUhjnbcbe - 2023/8/16 20:26:00

有句话说:“年纪越大,越爱*金”。

小时候觉得戴*金很俗,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白*金贵重且保值。

还是那句话:“真香定律”,永不过时。

01*鱼名称的由来

看到这里,各位看官肯定已然明了,“大*鱼”是什么?

在民国时期,*鱼就是金条的意思,有小*鱼和大*鱼之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人们对*金的称呼,还有过西汉时期的饼金,也叫金饼。

制作出的形状是空心的像马蹄一样,就称为“马蹄金”,像柿子一样就称作“柿子金”。

那么,民国时期*金的俗称,为什么是大小*鱼,而不叫大金条、小金饼、金元宝等其他名字呢?

这其中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与民国时期人物戴笠有关。

戴笠在*统局工作,机缘巧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认识了蒋介石。

后来,戴笠开始从事间谍情报工作。

戴笠的老乡,听说戴笠喜欢*鱼,他就把钱财都换成金条给了戴笠。

不成想,戴笠不仅没收,反而愤怒地斥责他说,国难当头之际,还不如把*金变成粮食赠予百姓。

老乡虽然碰了壁,但是并没有就这样放弃。

而是又多打听了一阵子,这才知道戴笠喜欢的,不是自以为的“大*鱼”,而是真的游在水里头的大*鱼。

老乡恍然大悟,忙不迭地赶去鱼市买*鱼,油炸好之后送给戴笠。

被猜中心思的戴笠这次没有骂他,而是开心地收下了。

不出几日,老乡就如愿以偿,得到了戴笠得青睐和重用。

虽然现在已经无法判断这故事的虚实,但总归是一种说法。

除此之外,金条又因为贵重且形状相似,渐渐地画上了*鱼和金条之间的等号。

02“*鱼”的价值

北洋控制时期,“袁大头”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其实就是印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

后来,蒋介石上位并且开始忙于战争,没有“闲情雅致”去全面更换货币。

战场上的硝烟,同样弥漫到了经济领域。

当时,很多胡乱发行的纸币导致经济混乱,纸币不断贬值。因此,哪怕在明令禁止下,民间还是更倾向于使用银元进行交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蒋介石借助*金价值相对稳定,材质特殊且稀少的特质,通过铸造金条来拯救混乱的货币市场。

于是,他从美国购入了大量金砖,铸造成各种规格的金条。“小*鱼”是一两,“大*鱼”则是十两。

那时候的老秤和现在不一样,在民国时期人们所说的一斤是16两,一两是31.25克。

因此,小*鱼是31.25克,大*鱼是.5克*金。

话虽如此,但是对金价没有概念的朋友,也许还不明确大*鱼的分量。

用元一克的金价来算,.5元是小*鱼的价值,大*鱼就等于5元人民币。

金条的出现,有效地稳定了市场经济和货币的流通,因此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达官贵人们也纷纷开始收藏金条,当作自己的“固定资产”,以备不时之需。

当时的普通的工人,一个月也就能挣到几块银元,可能待遇好些的能赚到十块左右。

要知道在当时,一条小*鱼就可以换到30多块银元了。这个数字,足够一个家庭无忧无虑地过上几个月的温饱生活。

至于大*鱼的“威力”,举个例子,鲁迅先生在北京的四合院有多平方米。

当时仅用了3条大*鱼,相当于多块银元。

由此可见,当时*鱼的购买力是不容小觑的,如果一户普通人家有一条大*鱼,恐怕接下来几年的生活都不用发愁了。

在兵荒马乱的民国时期,*鱼的价值不言而喻。

那时,不仅达官贵人,稍微富裕一点的家庭,家里都会准备一些大小“*鱼”。

在家喻户晓的谍战剧《潜伏》中,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剧情,也是一种当时人们生活的折射。

*所饰演的角色叫翠平,是一名游击队队队长,之前时常往自家的鸡窝里头藏金条。

在一系列故事发生后,她将好不容易攒出来的27根金条上交给了*组织。

新中国成立之后,民间所流通的大小*鱼,几乎全部都被统一回收。

然后熔化掉了,与此同时,民间出现了很多小作坊,开始用*金来制作精美的首饰。

综上所述,大小*鱼在民国时期可谓风靡一时,但现在留下来的大小*鱼,已经非常稀少了。

03比*金更可贵的东西

时过境迁,现在已经没有人管*金叫做*鱼了。

搜索大*鱼,出来的结果就是戴笠喜欢的“大*鱼”。

尽管名称变了,但*金的价值不降反升,古今中外,*金都是尊贵的象征。

现在,我们可以去任何一家银行,用*金进行货币的兑换,也可以将其作为产品去保值,甚至升值。还可以看到各种大型商场中,不同品牌的金店比比皆是,结婚时也有买三金、买五金的说法。

如今,互联网打开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富人的生活。

开豪车、住别墅,别人的起点,有可能是我们穷其一生想要到达的终点。

他们含着“金汤匙”出生,拥有不知道多少个“大*鱼”的财富。

我们普通人,再努力一些,也许就是一年到头能够奖励自己存两个“小金豆”,或者一两件金首饰。

但是,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诗句,还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俗语。

也有我们从小听到大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金屋。”

*金固然贵重,但在我们的仅有一次的生命里,也有比金更可贵的东西。

也许是一封难能可贵的家书,是一段无与伦比的时光,或者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书籍。

在你的心中,什么东西比金更贵呢?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国时期的一根大黄鱼,放到现在,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