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海昏侯墓出土的酎金是祭祖庙用的,废帝刘贺
TUhjnbcbe - 2024/5/13 18:34:00

到目前为止,海昏侯刘贺墓已经出土金饼枚、马蹄金48枚、麟趾金25枚。另外,在棺椁里还发现了20块金板。这是迄今我国汉墓考古发现金器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一次。刘贺墓中因为基本没有受到盗掘,从而陪葬物品保存的较为完好。出土的就有大量铜钱、玉器、漆器、黄金制品等各类物件,其中为数众多的酎金令人印象深刻。为什么刘贺墓中会有如此之多的酎金?这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要厘清这个问题,得对西汉的酎金有一个基本了解。

根据现有史料,酎金是汉代诸侯于宗庙祭祀时随同酎酒所献的黄金。酎是一种自一月至八月分三次追加原料﹐反复酿成的优质酒。西汉朝廷每年于“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曰酎。酎之言纯也”。由此引申,酎金即成色很纯的黄金。西汉初期并没有酎金一说,到了武帝时,“因八月尝酎,会诸侯庙中,出金助祭,所谓酎金也”。

意思是汉文帝时规定﹐每年八月在首都长安祭高祖庙献酎饮酎时﹐诸侯王和列侯都要按封国人口数献黄金助祭﹐每千口俸金四两﹐余数超过五百口的也是四两﹐由少府验收。酎金之制即由此产生。白话说,是被封为诸侯王的领主,向朝廷交的贡品,专项用于祭祀刘邦等祖宗。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这项任务给各位诸侯王和列侯带了了沉重的负担,甚至很大的风险,但这也是一种权利。因为并不是任何王侯都有资格到宗庙向皇帝贡献黄金。只有那些能参与宗庙祭祀的刘氏子孙,才有资格向武帝进贡酎金。汉律对于酎金的数量、大小、颜色、成色等有严格的规定。稍有不和,即定为“坐酎金”治罪。作为惩罚,诸侯国除,王削其县,打击地方诸侯势力。《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卫青儿子阴安侯卫不疑和发干侯卫登坐酎金失侯。和卫青出击匈奴有功的公孙贺、韩说等也因酎金失侯。可见酎金有多重要。

刘贺,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刘贺本是武帝刘彻的孙子、第二位昌邑王,昭帝驾崩后被霍光拥立为帝,在位仅仅27天即被霍光宣布为“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废,仍回故地做昌邑王,后又废为海昏侯,四年后去世,史称“汉废帝”。但刘贺只当了二十七天,就被霍光以他在大孝期间纵情声色的名义将他给废了。另选刘弗陵为帝,即汉宣帝。刘贺被遣送回原封地,失去了皇位,原来的王爷也没了,只是领着一些工资,实际被监视居住。多年后,大侄子汉宣帝想起了他,就给他封了侯,去海昏那里去上任,于是刘贺到了江西南昌当时的荒凉之地。

但是汉宣帝在封刘贺为海昏侯的时候,明令刘贺不得行宗庙朝聘之礼,剥夺了刘贺这个海昏侯每年中秋去长安祭拜高祖进贡酎金的资格。刘贺被封为海昏侯后,封地是在僻远的豫章郡,要西入长安贡献酎金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加之刘贺受封海昏侯时已经患了严重的痿病,腿脚很不灵便,西入长安更是艰苦。在这样的情境下,刘贺依然准备了丰厚的酎金,这表明刘贺在南迁豫章郡后,依然幻想着能够重新获得刘氏子孙的身份,参与宗庙祭祀。

后来海昏侯是在政治的失意中离世的,一直到死都不甘心,索性将这些酎金带进了坟墓,给后世一个大大的惊喜!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昏侯墓出土的酎金是祭祖庙用的,废帝刘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