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出土1万多件文物的海昏侯墓看刘贺传奇
TUhjnbcbe - 2025/2/27 18:40:00

海昏侯墓是西汉海昏侯刘贺的墓葬,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是中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自年发掘以来,已出土1万余件(套)珍贵文物,对研究中国汉代政治、经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金饼亦称“饼金”。中国古代黄金货币的形式之一,以其圆形饼状而得名。《后汉书·乐羊子妻传》:“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战国时楚国铸造的爰金中,有金饼形状的。汉武帝时铸的“麟趾”,也是圆形的。金饼中有一种空心的,类似马蹄,俗称“马蹄金”;有一种类似干柿的,俗称“杮子金”。

金饼

麟趾金和马蹄金系指汉武帝时的黄金币。麟趾金呈圆形饼状,蹏金马蹄金呈椭圆(或圆形)、底凹、中空,似马蹄状。海昏侯墓共出土枚,总重约54千克,是迄今汉代金饼出土数量最多的一次。

马蹄金麟趾金金板

海昏侯墓内出土了一个令人称奇的棋盘。对此,管理表示,虽然棋盘有些残缺,但可以肯定该棋盘肯定是下棋所用。

对于棋盘的用途,管理认为,从棋盘的形状以及格子等情况判断,棋盘应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围棋。“这个棋盘约20厘米见方,出土的位置是娱乐用具库。”她说,从这可以看出,围棋在西汉时期,已经成为了高等贵族的一种娱乐方式。“从历代墓葬中,可以看出,随葬物品一般为墓主经常用的东西,所以从这可以看出,下棋是海昏侯的一大爱好。”

管理同时表示,如果该棋盘是围棋棋盘,也许是我国最早的围棋棋盘,但究竟是不是围棋棋盘,还有待进一步识别竹简等文献记载的文物查证。

围棋盘

海昏侯墓出土说明刘贺起码是一位尊崇百家经典,精通文墨之人,

砚台

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最伟大的贡献之一。不久前在海昏侯墓中出土了刘贺珍藏的三件青瓷双系壶,大美至简,朴素无华,端庄内敛、古意盎然。这或许就是我国最早的瓷器之一,值得人们深入地研究和鉴赏。

青瓷壶

海昏侯墓出土陶鼎,出土时里面还有鸡骨汤

陶鼎

漆衣陶器是一种在陶器上髹漆做画的器物,产生于战国,大量出现于西汉早中期。

漆皮陶

编钟是古代的一种乐器,海昏侯刘贺墓共随葬编钟24件,其中甬钟10件、钮钟14件。同时墓内出土编钟架座两套4件,故知是两堵单独的编钟,其中14件钮钟出土时正悬于编钟钟虡上,所以其余10枚甬钟也自当悬于一虡(出土时有8枚甬钟位置邻近,但由于地震、塌陷等缘故,另2枚甬钟散落至旁侧。从常见编列方式推测,不应存在2件乐钟自成一肆的做法,故推测本就是悬于一虡的)。

编钟釜铜印quot;海quot;

海昏侯墓昌邑籍田鼎,籍田。亦称“藉田”。《汉书·文帝纪》诏:“其开藉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籍田,古代吉礼的一种。即孟春正月,春耕之前,天子率诸侯亲自耕田的典礼。

鼎quot;昌邑籍田quot;

墓中出土的两枚印章证明了墓主人的身份,一枚印有刘贺,另一枚印有大刘记印。大刘记印”中的“记”字是小篆文字,印风是标准的西汉晚期风格,印钮也是典型的西汉晚期风格。

玉印玉首玉璧玉饰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有一件神兽玉饰,玉饰上的神兽为浅雕侧身像,整体呈蹲踞状,全身袒露,不见衣饰。兽首正视,头呈倒三角状,头顶有毛发,不似人面。双眼圆睁、眼尾上翘,耳大而长,鼻扁而宽、鼻翼怒张,口大张、似吐舌,口中可见三颗上门齿,齿大且长。兽身圆胖,身似人形,臂、腿皆粗壮。手、足皆五指(趾),双掌似人手而大,指长且尖,右手、臂横屈于身前,左臂上伸,左手竖于左耳旁,左掌掌心向前,可见掌纹。右膝跪地,支撑全身,左足立地,支撑左肘。神兽袒胸露脐,大腹凸乳,肩部似有羽翼。神兽整体毛发较少,仅在肘部、膝盖、足跟处有似为毛发的纹饰。

1
查看完整版本: 出土1万多件文物的海昏侯墓看刘贺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