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金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厦门常见野菜有哪些食用存在哪些风险厦
TUhjnbcbe - 2025/4/11 4:03:00

[新闻页-台海网]


  台海网4月6日讯据厦门日报报道 春天,万物生长,近日网络上流行起“小区挖野菜攻略”“野菜大图鉴”。厦门小区内有毒植株哪些常见的“野菜”,容易和哪些有混淆,食用这些“野菜”又存在哪些风险?记者联系厦门植物学爱好者进行解答。


  “野菜”生命力顽强


  小区内怎么会有“野菜”可挖呢?“不仅有,还不少呢。”我市植物学爱好者“猴子老师”告诉记者,这些“野菜”不是为了绿化特意种植的,而是因为生命力顽强,自己长出来的。


  厦门常见的“野菜”有很多,光菊科就有黄鹌菜、鬼针草、野茼蒿等多种,此外茄科的少花龙葵、茜草科的鸡矢藤、堇菜科的犁头草、石竹科的鹅肠草等,经常能在小区或街道绿化带、绿化篱笆上见到。在走访中,记者在湖里区嘉园路等多个路段都发现了黄鹌菜,在会展北路等地也发现了绿化带中的鸡矢藤、肾蕨。


  如车前草、马蹄金等,还有药用价值,偶尔可以看到有人在路边翻找采摘。此外,清明节前后也有人会采摘鼠麴草制作青团等食物。


  挖“野菜”存在多种风险


  “有些‘野菜’和有毒植株容易混淆。”“猴子老师”介绍说,例如容易和艾草混淆的银胶菊,容易和犁头草混淆的犁头尖,都是有毒性的植物,虽然毒性不强,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还有一种非常危险的植物叫钩吻,俗称“断肠草”,在福建很常见。这种植物不仅本身有毒,就连生长在它旁边的菌类、植被也很容易沾染毒性,中毒后的主要症状为呼吸麻痹,轻者呼吸困难,重者或导致呼吸停止。


  即便市民拥有分辨能力,专家也不建议随意采摘“野菜”。一方面,这些“野菜”在小区、公路等地可能会吸收大量汽车尾气、杀虫剂等,除此之外还可能存在昆虫卵等生物学污染。另一方面,很多“野菜”都含有草酸、微毒或致敏物质,尤其是小孩、孕妇、老人、易感人群等千万不要轻易尝鲜,否则很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肿、肠胃不适等症状。(记者刘少敏)

1
查看完整版本: 厦门常见野菜有哪些食用存在哪些风险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