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国家博物馆举办秦汉文明展涵盖新中国成
TUhjnbcbe - 2025/5/9 1:11:00

央广网北京9月18日消息(记者张庶卓)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的“秦汉文明”展,于年9月17日至11月30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南7展厅展出。此次展览以学术为基础,从全国30多家文博机构精选出件组多件重要文物,基本涵盖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秦汉时期的重要考古成果,通过对文物的深入解读和相关拓展内容的展示,力图全面展现秦汉时期中国的辉煌发展,为广大观众奉献一场名副其实的文化盛宴。

公元前年,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以赫赫雄师统一中国,创立“皇帝”称号,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恢弘序幕。秦朝创建文官体系,推行郡县制度,采取统一文字、度量衡等制度以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汉朝继承了秦朝创立的各项制度,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对外交流等领域都有发展和创新,取得了辉煌成就,使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同时,汉朝在文化上逐渐摆脱战国至秦时期文化的影响,在武帝时期完成蜕变,形成自身独特的面貌和丰富的内涵。经过四个多世纪的经营与沉淀,秦汉时期的中国创造了厚重的多元文明,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均居当时世界前列,秦汉王朝所建立的政治、经济与思想体系不但为后世历代王朝所取法借鉴,也为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所有这些使秦汉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开创、变革与奠基时期,也成就其中国王朝历史上第一个盛世的美誉。

这次展览是围绕秦汉时期“开创”“变革”“奠基”“繁荣”“多元”“开放”“厚重”的时代特点精心策划的一场原创大展,从内容结构的设计到文物展品的甄选都不同于以往的展览,呈现全新的面貌。此次参展的件组文物中,一级文物约占45%,其中包括著名的“皇后之玺”玉印、长信宫灯、兵马俑、金缕玉衣、纸地图、“滇王之印”金印、青铜方斗、“中国大宁”鎏金青铜镜、玉熊、云纹玉高足杯、彩绘多枝陶灯、“西王母”陶座青铜摇钱树等文物。

整个展览由序厅、文治武功、长乐未央、事死如生、多元文化、丝路交通及尾声七个部分,五大主题单元构成。

序厅部分展示一组秦始皇兵马俑,象征秦国横扫六合,统一中国,建立秦王朝。展览由此开序幕,引导观众进入展览,遨游秦汉时代。

文治武功单元通过建筑砖瓦、秦诏文物、钱币、印章、封泥、兵器、汉兵马俑、熹平石经、《仪礼》木简等数十件文物展品,辅以文字图表等内容,围绕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以及对边疆地区的开拓,阐释秦汉王朝对国家的经营与管理,重点突出秦皇汉武开创性的丰功伟绩及为后世中国王朝历史奠定的坚实基础。通过本单元,观众将会了解到如下内容: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建“皇帝”之号,自称“始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郡县制,创建由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组成的复杂官僚体系,颁布“书同文”“车同轨”等法令,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直道、驰道及放射状分支道路将王朝全境联系起来。

汉王朝承袭秦制,以郡国并行制代替郡县制,尤其是在武帝统治时期,为巩固统一国家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方面的创新与改革:通过颁布“推恩令”“左官律”和“附益法”彻底解决诸侯王国问题,使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实行察举制度选任官员,完善文官制度和官僚体系;改革货币政策,取消郡国铸钱权,行五铢钱币,建立稳定的货币制度;实施盐铁官营、均输法与平准法等新财政政策,实现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采纳董仲舒建议,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北征匈奴,凿空西域。经过前后多代的经营,汉王朝建立起坚实的皇朝体制,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达到鼎盛。

长乐未央单元展现当时上层社会的生活。通过对画像砖、漆器及动物俑等文物的展示,阐释在秦朝废墟中创立的西汉王朝经过数十年休养生息,经济逐渐恢复,农业和手工业在文帝和景帝时均得到较大发展,仓廪充实,人民安居乐业,出现“文景之治”,其国力在武帝时期达到全盛,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富强的国度之一。考古出土的大量汉代文物内涵丰富、工艺精湛,其中既有豪华的楼宇院落,也有肥硕的牲畜家禽、琳琅满目的灯具、熏炉、炊器、酒器以及各种男女偶俑,足以为例证。通过各种乐舞陶俑、日用器具、家居设施、编钟、娱乐物品等,使观众仿佛通过时光隧道,穿越回那个沸腾而喧嚣的时代,体验汉代王公贵族灯光摇曳、熏香袅袅、珍馐满案、美酒飘香的奢华生活,领略大汉王朝的富强、物质的充裕、市场的活跃和文化的发达。

事死如生单元讲述当时的人们如何看待死亡。本单元将展示满城窦绾墓出土的金缕玉衣、鎏金镶玉青铜枕、玉九窍塞、汉景帝阳陵从葬坑出土的兵马俑和彩绘陶家畜、海昏侯墓出土的马蹄金等精美文物,诠释汉代人对死后命运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家博物馆举办秦汉文明展涵盖新中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