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看振兴——白坭镇8公里徒步
4月27日强势来袭
年是白坭镇徒步举办的第三年,今年白坭镇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开展走进乡村看振兴——年白坭镇8公里徒步活动,既能展示乡村振兴成果、推广白坭“祠堂+文化”模式,也可让市民边走边遇见醉美白坭。据剧透,徒步途中将有惊喜!
更多信息戳↓↓
走进乡村看振兴!个名额免费抢!白坭8KM徒步报名开始
火爆!个名额一夜抢光!白坭8KM徒步刷遍朋友圈!
白坭,你变了!!!(内有惊喜)
昨天的祠堂文化
让大家了解白坭深厚底蕴
今天我们来看看
走进乡村看振兴
为何选点传奇白坭的另外一个原因
作为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唯一县级试点,三水已将乡村振兴列为“头号工程”,而白坭是三水的示范镇。传统农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科技兴农如何走高质量农业发展?都能在走进乡村看振兴白坭站找到答案。
白坭规划建设西江蔬菜世界现代农业园,建设面积达亩,是集“高值农业、生态旅游、科技研发”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农业园,核心区位于沙围片区(就在走进乡村看振兴——年白坭镇8公里徒步活动最后一签),重点复制推广康喜莱蔬菜专业合作社在白坭岗头村的成功模式,以此为核心带动周边约0多亩农业发展,大力推行农业公园、创意农业、农业深加工等农业发展新模式。
快看,康喜莱蔬菜专业合作社
在白坭岗头村
1亩地已种出万元
戳身边视频了解其产业致富经
采取科技化种养模式创佛山蔬菜种植之首就在走进乡村看振兴——年白坭镇8公里徒步最后一签的沙围村,佛山首批蔬菜种植加强型设施大棚已搭建完毕。
高标准加强型大棚肩高6米,总高7.5米,可将单产提高四分一,另外也可延长收获时间。
据康喜莱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吴朝江介绍,南北方的蔬菜大棚功能并不完全一致,北方大棚多用于抗风保温,南方大棚主要目的在遮挡雨水。如果用北方大棚种植蔬菜,热气难以消散反而会降低亩产,但适合南方天气的加强型设施大棚高达7.5米,造价35万元/亩,难以推广,往往只在佛山的一些高值花卉种植区才看得到。
4月18日,康喜莱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吴朝江从田地上来,接受佛山传媒集团专访,手上、脚上都是泥。
为何合作社有底气搭建造价高昂的大棚呢?科技化种养模式已催生高质量农业发展。
合作社采取科技工厂化模式,种植水培蔬菜,不受自然灾害影响,无虫害无农药,一年可收割18批,每年产值高达4万元/亩。
选择栽种高值作物一亩地种出万元去年,合作社尝试种植药用蔬菜金线莲(又名金线兰),年产值高达万元/亩。金线莲在民间有金丝线、金耳环、乌人参、金线虎头蕉、金线入骨消、金钱草、金线石松等美称,价值非凡,为历代皇宫的专用御品。现为宾馆、酒家及不少家庭的高档食材,市场价可达元/斤。
普通的种植农户一亩地可以出品80-斤干货,合作社通过大棚科技化种养,亩产达到斤,是一般种植户的2倍多,年产值高达万元/亩。
搭建高端产销链条华中市场、国外市场一起红农业很难做,不仅要看天吃饭,更要看市场吃饭。市场瞬息万变,农产品价格波动太大,导致许多农业企业举步维艰。对此,合作社瞄准高端产销链条。
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黑皮冬瓜在华东市场售价最高,但是其需求与华南市场并不安全一致,所谓的“冬瓜王”并不受市场追捧。相反,长度适中,身材细长,个头中等的冬瓜最受欢迎。合作社通过改良黑皮冬瓜,以迎合不同地方的市场需求。
当地农民正与来自华农的研究生和佛大的本科生们一起栽种冬瓜苗。据李广彬透露,街坊们5月份就能在沙围村看到黑皮冬瓜啦~等冬瓜成熟,合作社或将在这里换种植草莓供游客采摘。
此外,合作社还将目光瞄准了国际市场。“将蔬菜卖到国外去,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收益,更可以减少市场风险。”合作社社长李广彬说。为了让蔬菜走向国际化,李广彬还成立自己的出口贸易公司。
目前,李广彬的年蔬菜销售量已经由购销部创立初期的万公斤,增加到目前的近0万公斤,其中出口到日本、东南亚、港澳等国家和地区的年销售量由初期的万公斤增加到目前的多万公斤。
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网红打卡点讲述传奇白坭故事作为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唯一县级试点,会给三水乡村建设乃至整体发展带来机遇。三水在致力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可以加速实现三水城乡融合,而其重中之重,在与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沙围村种植大棚内,计划种植高值圣女果,发展采摘农业。
经过改造提升,白坭多个村居已成为网红打卡点。
据了解,西江蔬菜世界现代农业园规划建设与乡村休闲旅游及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发展,打造种养有机结合,生产、加工、收储、物流、销售、旅游、电商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挖掘农业生态价值、旅游休闲价值、文化价值。
来源:佛山新闻网
文/视频:方琳,通讯员房国辉
图:龙上淳、陈荣彪、方琳、梁宇聪、胡咏琳、吴昔芳、闵莘、海热尼沙·阿米尔、曹欣仪
“安全社区”建设宣传动画视频更多的当地资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