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焕若列星——河北汉代王室文物展”在深圳市南山博物馆展出,展期至11月28日。
00:24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王朝,建立了系统、周密的*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奠定了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基础。为了稳定地方统治、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吸取秦朝纯郡县制十五年而亡的教训,汉高祖刘邦实行郡国并行的*治制度,当初期分封的异姓王威胁到中央集权时,他逐渐消灭异姓诸侯王,又斩白马立盟,立言“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封刘氏宗族子弟为诸侯王。
河北地处华夏中原,东临渤海湾,西依太行山,南部是肥沃的华北平原,北部是开阔的坝上草原,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两汉时期,河北是当时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境内曾分封过燕国、赵国、中山国、河间国、常山国、清河国、真定国等数十个诸侯国。河北地区发现的汉代文化遗存众多,尤以中山国诸侯王墓的发现最为丰富,有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中山怀王刘修墓、三盘山汉墓,东汉中山简王刘焉墓、中山穆王刘畅墓等。这些墓葬规格极高,出土文物异常精美。
本次展览通过三个单元件/套展品,展出的汉代文化遗存不仅反映的是汉代王室物质生活,更是汉代社会的绝佳参照。
汉承秦制,实行“*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的货币制度,虽然铜钱依旧是流通货币,但*金在汉代的货币制度中的地位和影响更为重要。汉代的*金货币主要包括金饼、褭蹏(niǎotí)金、麟趾金三种类型。考古发现表明,除首都长安及周边地区之外,这些金币主要出土在汉代诸侯国及诸侯王的陵寝内。河北满城刘胜墓和定州八角廊刘修墓均发现相同数量金饼,这或许是中山国的传统,亦可能与汉代的酎金制度有关。本次展览在“王室威仪”部分做了展示。
汉代崇尚“事死如事生”,不仅会构筑如生前居所般的墓室,还会随葬生前所使用的生活器具。如展出的中山王墓出土的大批灯具、酒具、医疗工具等,设计巧妙、装饰精美。细节之中蕴含着大汉的气度,展现了汉代王室贵族们富足的生活。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巧蓉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巧蓉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巧蓉
部分图片来源:主办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谢育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