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位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话说的可能有点偏激,但确实有它的道理。中国有句古话叫“胜者王侯,败者寇”,某种意思就是,失败者丧失了话语权,撑握话语权的胜利者说你是草寇,你就是草寇,根本就没有辩解的机会。中国历史上也确实存在比较多的这样的例子,比如“玄武门之变”中被杀的太子李建成,一般史学家都认为他没史书上记载的那么不堪,典型的被抹黑了的一个人。
海昏侯遗址公园效果图本文不讲李建成,要讲的是另外一个被抹黑了的人,他一生大起大落,从王到帝,再从帝到王,再到侯,中国年的封建王朝史,非常罕见,这个人叫刘贺。刘贺(公元前92-前59年),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西汉第九位皇帝(公元前74年7月18日—8月14日在位),在位共27天,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刘贺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大臣废掉的皇帝,以“荒淫无道”的骂名留名于史册,为什么在位时间这么短呢?他又是如何从王到帝,再从帝到王,最后又到了侯呢?
刘贺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病死,因原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自杀,后平反)、齐怀王刘闳(早死)、刘贺父亲昌邑王刘髆(早汉武帝一年死)都已死,能继承皇位的有广陵王刘胥、燕王刘旦、幼子刘弗陵三个皇子。汉武帝选择了幼子刘弗陵(成年的不选,选了未成年的,为后来霍光大权独揽埋下了祸根),即汉昭帝,并托孤于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等几大臣辅*。
海错侯遗址公园汉昭帝时期,金日磾早死,霍光先后杀桑弘羊、上官桀父子、燕王旦、鄂邑长公主等,彻底大权独揽,汉昭帝形同傀儡。霍光甚至连汉昭帝的宫闱之事亦横加干涉,只许他与自己外孙女上官皇后生子。
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死,且无子,皇位第一继承人,原本应是此时他唯一在世的亲兄弟,汉武帝唯一活着的皇子,广陵王刘胥。
但对霍光而言,为王多年的刘胥有自己在广陵国的一套*治班底,难以操控。更重要的是,如刘胥继位,霍光的外孙女上官皇后只是他的弟媳,就肯定不能当皇太后。霍光就没有了以后宫来压制皇权的渠道。
因此,霍光在朝中众*羽的支持下,强行找了个刘胥“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的借口,将刘胥和刘胥的子孙都排除于继位人选之外,而燕王刘旦已获罪自杀,他的几个儿子当然也不可能是继位人选,因此皇侄、昌邑王刘贺就成了离帝系最近的继承人,刘贺就这样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中。
刘贺当皇帝都做了什么?
刘贺剧照后元元年(前88年),昌邑哀王刘髆去世。始元元年(前86年),刘贺嗣位,年四、五岁的样子,是西汉第二位昌邑王。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刘贺被征召入朝,立为皇太子。六月丙寅日,刘贺接受皇帝玺绶,承袭皇帝的尊号,六月癸已日,即刘贺在位第27天,其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为庶人,史称汉废帝。上官太后诏令刘贺回到故地昌邑(今山东巨野),赐其汤沐邑(“汤沐邑”这个词语源于周代的制度,是指诸侯朝见天子,天子赐以王畿以内的、供住宿和斋戒沐浴的封邑。后指国君、皇后、公主等受封者收取赋税的私邑。而贵族受封的汤沐邑,则是一种食邑制度。)两千户。昌邑王国被废除,降为山阳郡。元康三年(前63年),汉宣帝封刘贺为海昏侯。四月,刘贺前往豫章郡海昏县(今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南昌市新建区一带)就国。神爵三年(前59年),刘贺去世,大概活了33岁。
《汉书》对刘贺在皇帝位置上共27天里的记载,很容易看出刘贺被废的原因,因为它就是记载刘贺究竟做错了什么,归纳一下,有以下几点。
1、迫切想当皇帝
刘贺接到玺书后,中午就出发,到了下午就到达定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小半天,赶了里路,马一匹一匹地累死在路上。如此急不可待,可见刘贺当皇帝的心情,有多么的强烈。
2、无礼法不孝道
刘贺作为继任者,应该对已故的汉昭帝表现出孝道的。他不应该如此急不可待地奔来长安。在路上,他就应该表现出悲伤的样子,可是刘贺始终没有悲伤的表情。到了外城时,他应该哭的,但他却说嗓子疼,没哭。到了内城,还是没哭。进了城,进了宫殿以后,很多行为都不遵礼法,也就是不孝道。他甚至都没有去谒见高祖庙。
3、贪图吃喝享乐
在奔向长安的路上,刘贺就开始抢劫民女,还把抢劫的民女放进车里,准备押解到长安去享乐。郎中令龚遂苦苦劝说,他才把责任推到手下身上,说是手下干的,处罚了手下。进宫后,本来在服丧期,但是他已经开始大吃大喝。御膳房不给准备这些不该有的食物,他就派人到宫外去采购,送进宫来供他吃喝。那些乐器,本来也是不该动的。但是他迫不及待就玩起来,悄悄地享受。更为严重的是,他在这期间,就迫不及待去派出个使者,到各地去征集物品,带回宫来供他享受。
刘贺剧照4、意图控制后宫
刘贺亦对霍氏控制多年的后宫施以种种投石问路,包括召来皇太后专用的小马车,叫官奴骑乘,在昭帝嫔妃居住的掖庭中嬉闹作乐,并召幸昭帝生前的宫嫔……管领后宫的掖庭令(类似后世太监总管)也被刘贺警告,如不从命,就处以腰斩之刑。
5、培植自己势力
《汉书》上说,“乘七乘传诣长安邸”。也就是只有很少的人去长安,可刘贺却带了多人,前呼后拥向长安奔来。半路上,郎中令龚遂劝说,刘贺才叫了50个人回去,仍有多人。这些人到了长安后,全被安排了职位。
霍光是谁?
霍光像霍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废掉皇帝的大臣,开权臣的先河。那么霍光是怎么废掉刘贺,并一步步走到权倾天下的呢?
霍光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就是鼎鼎大名的霍去病,霍去病的母亲叫卫少儿,本是个平阳侯府里的侍女,霍去病老爹,也是霍光老爹和这个侍女好上了,并生下了霍去病,但不认账,跑回老家,重新娶妻,生下了霍光,他们俩就是这样一种同父异母的兄弟。正常情况下,这两个人都将平凡一生,但事实上不是。原因是卫少儿有个姐姐叫卫子夫,机缘巧合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卫少儿的弟弟卫青就当上了大将*,成了一代名将,霍去病就在姨妈和舅舅的庇护下,得到了不少机会,直到也成长为一代名将,霍去病后来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老子不要儿子,但霍去病却认爹,他后来就把霍光带到身边,霍光从此就离开了乡下小县城,来到京城大城市。霍光还是有些本事的,他和卫青、霍去病一样,只靠关系是成不了一代名将的,也成不了一代权臣的。霍光慢慢得到了汉武帝的信任,直到成为四大托孤重臣之一,从此就开始了他的人生巅峰。
在辅*汉昭帝期间,四位辅*大臣,除一位早死外,他杀掉了另外两位辅*大臣,还逼的燕王刘旦及长公主自杀,逐渐排除了异己,达到独揽大权,还把外孙女嫁给了汉昭帝当皇后,企图控制后宫。
但汉昭帝也是个短命的*,早早死了,并没留下一儿半女,他外孙女也不争气。这时候就得找其它人来当皇帝了,此时,汉武帝六个儿子中,只有一个广陵王刘胥还活着,但广陵王刘胥早已成年,有自己的一套班底,皇位绝不能给广陵王刘胥,否则霍光就得交出权利,这是霍光不愿看到的。只能从汉武帝的孙子中选了,选来选去,选中了刘贺,但刘贺此时也已18岁了,并不好控制,刘贺也确实不听话,霍光就和其他大臣一合计,废了仅仅当了27天皇帝的刘贺。
霍光只好再辛苦一次,找到了曾经流落在民间的汉武帝的孙子刘病已,就是后来的汉宣帝。虽然汉宣帝后来干出了不少的大事好事,可这个时候,在曾经废掉过一任皇帝的霍光面前,他乖的就像一只小绵羊,霍光也就此走上了人生巅峰。
霍光是善终了,但霍光死后两年,霍家被灭族。汉宣帝是忍的越久,知道的就越多,知道的越多,清洗霍家的愿望就越强烈。
不过,客观地讲,霍光除了独揽大权,排除异己方面,让人诟病外,他施*方面还是有不小的建树的,开创了“昭宣中兴”,结束了汉武帝时期的穷兵黩武,国力得到了恢复,这是题外话。
霍光为什么要废刘贺?
看一下刘贺在位27天都做了些什么,再看看霍光后半生都做了些什么,不难分析出原因。
刘贺剧照前面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刘贺27天里做错了的事情,再一条条重新看见,其实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反映的是刘贺不想只是做个傀儡皇帝,在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中,刘贺操之过急。
1、天上掉皇位这么一个大馅饼面前,刘贺表现的异常高兴,以致于人生得意马蹄急,累死了一匹匹马,也藏不住兴奋。
2、汉昭帝只比刘贺大3岁,却要刘贺认他为爹,这搁在谁身上谁都不乐意吧,多年后的明朝,不就有这样一件事吗?还要让一个18岁的年轻人装出一幅悲伤的样子,还得哭出来,刘贺这种没*治经历、没多少城府的人,自然难以装的出来。
3、他之所以从老家带那么多人去京城,全部封侯列将,很明显,就是要把京城里的那些官员们换了,换成自己的,可惜,他带去长安的那多号人,除了自己,悉数被霍光杀光。临刑前,这些人大叫“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刘贺到底当断什么,后来又犹豫不断,反因此遭了难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回味和探讨的问题。
4、他干预后宫,也还是要巩固自己的地位,这也动摇了霍光的利益。
5、他派那么多使者到民间去,并不是为了索求什么物品。作为一个皇帝,用的着这么直接,这么急吗?,根本原因应该是为了拉拢地方官员,让各地官员能够拥护自己,从而摆脱霍光的管制。
虽然刘贺想夺权,但他明显是一个不成熟的*治家,急不可待的行为,让他把事情做得一团糟。最终也轻而易举被霍光给控制起来,并把他的皇位给废了,落了个荒淫无道的历史黑帽子。他的继任者,汉宣帝就聪明多了,有了前车之鉴,汉宣帝很会韬光养晦,最后灭了霍光全族。
海昏侯墓出土了什么?
也是机缘巧合,一个盗墓洞让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海昏侯墓大白于天下,该墓年正式开始发掘,经过多年发掘后,年3月2日,海昏侯墓墓主身份得到确认,他就是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
海昏侯墓出土刘贺印随着墓中藏品一件一件出土,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刘贺展现在世人面前,如果没有这个墓的挖掘,我们前面说的所有话,得出的所有结论都只是猜测,并不能推翻《汉书》上戴给刘贺“荒淫无道”的帽子,这个帽子,他得永远戴下去。有了这个墓,我们才可以看清真正的刘贺。
1、大量乐器,包括编钟、编磬、琴、瑟、排箫、笙等以及众多的伎乐俑,这些出土文物也都是刘贺生前喜欢音乐的重要佐证,说明刘贺是个文艺青年。
2、长江以南地区唯一带有真车马的陪葬,而且还是五部车,20匹马,说明刘贺是位车迷,并且据说还喜欢飙车。
3、砚台、围棋盘和投壶,用现代人的话说,刘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啊。
4、不少“青铜火锅”、“青铜蒸馏器皿”等颇具花样的食器。说明刘贺是位十足的吃货。
5、一座用五铢钱堆起来的“钱山”,按当时市价来说,可以买吨大米,吨小米,放到现在可以买50公斤*金,真舍得陪葬啊。
海昏侯墓出土的马蹄金6、西周的青铜器,距离西汉一千多年,能留在刘贺的墓室,证明他是一个爱好收藏的人。
7、3件盛满了金器的漆盒,包括马蹄金5枚,小马蹄金和麟趾金各10枚,金饼枚,还有20张A4纸大小的金板。刘贺墓出土了公斤以上的金器,是出土*金最多的汉代墓葬,超过了全国西汉墓出金量的总和,刘贺也太土豪了。
8、迄今发现最早的孔子像,以及《论语》、《易经》、《礼记》、《筑墓记》、《医书》、《五色食胜》等简牍数千片,可见刘贺是个爱读书的好青年,而且涉猎广泛。
西汉讲究厚葬,侍死如侍生,根据陪葬能说明一个人生前的爱好。所以刘贺是个什么样的人?除了爱飙车不算,刘贺爱读书,爱音乐,喜欢从事一些风雅的娱乐活动。而这些娱乐活动,历史上是被认为对一个人的道德养成大有好处的。比如司马光就曾经对投壶这项活动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投壶可以治心,可以修身,可以为国,可以观人”。虽然对于一个小游戏给予这种程度的评价可能太高了些,但这也充分说明了刘贺的这些爱好绝对算不上不良嗜好。
瑞昌铜岭商周铜矿矿冶遗址还有那大量的五铢钱,大量的金器,不要理解为贪污腐败啊,那就大错特错了。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在山东老家慢慢积攒下来,并带到江西南昌来的。但如果是坐吃山空的一个人,他的后代们敢这样大手笔的陪葬吗?刘贺身下琉璃席,金饼、马蹄金、麟趾金,多达四百多件,大量的西周青铜器物,漆器物,编钟等各种乐器……万余件的出土物,除了告诉我们,刘贺就是个大土豪外,还告诉我们,他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荒唐废帝,再联系到汉代的“酎金律”,说明刘贺可能是一个治理有方的地方领导人,要知道江西北部商代就开始有产铜的的历史,*金也主要来源自于此。
结束语
刘贺从出生到去世,恰好经历了西汉王朝从“巫蛊之祸”到“昭宣中兴”的一系列重大历史进程,并一度有幸参与到*治中心舞台,成为触及帝国中枢的关键人物,却又天有不测风云,短短数十天后即被历史无情抛弃,仅仅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大臣废掉的皇帝,以“荒淫无道”的骂名留名于史册。
然而,真实的历史可能就是,刘贺只是想摆脱权臣霍光的控制,开创自己的刘氏王国,他不愿像刘弗陵那样容忍,任由霍光主宰,因此,大量任用自己的人。刘贺的行为让霍光不安,于是,种种罪名就产生了……霍光拉他下了龙椅,让他戴了顶“荒淫无道”的黑帽子,多年都摘不掉。
好在,海昏侯墓的逐步发掘让这顶黑帽子越来越戴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