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店古城遗址
张店古城遗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铁西街道二道岭社区平房屯北,是一处由城址与墓葬群构成的汉代文化遗址,分布面积约18万平方米。
城址于年考古调查时发现,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10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店古城遗址为夯筑土城,平面呈长方形,分大小2座,大城居北,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小城居南,东西长约米、南北宽约米;城址面积近10万平方米。城址周边分布着乔屯墓地、孤堆子墓群、陈家茔墓地、姜屯墓地等两汉时期墓葬群,时间跨度达多年。
经考古学者多年的考古调查和研究,认定该城址是汉代辽东郡县治所在,辽金时期沿用。
张店古城遗址规模之大,遗物之丰富,说明了该城在当时的重要性,为探讨辽南地区汉代人类生存活动、迁徙演变、人群互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材料。
城址远眺:
城址东部夯土墙遗迹
保护标志牌
年至今,张店古城遗址墓葬区已发掘两汉时期积贝墓、积石墓、积瓦墓、砖室墓、瓮棺葬等不同类型墓葬多座,说明这座城池使用时间长、人口密度大、文化内涵丰富。
城址内外出土了大量战国至汉代珍贵文物——“千秋万岁”瓦当、铜镞、“临秽丞印”封泥、鎏金铜贝鹿镇、玉覆面、“唐长秋印”铜印、“高阳”玉印、鎏金铜车马具、铜镜、钱币及大量陶器。
建筑构件—“千秋万岁”瓦当
年在城址东南米处出土的“马蹄金”
“临秽丞印”封泥
“高阳”玉印
张店古城遗址从建城伊始即为我国辽东半岛南部的一座重要城池,是大连两千多年城市文明发展脉络的真实物证,在大连城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研究东北地区汉代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巍霸山城(含清泉寺)
巍霸山城(又称吴姑城)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星台街道葡萄沟村巍霸山上,城垣沿山脊依山势起伏环山一周,全长约米。该山城是高句丽据守辽东半岛南端时修建的众多山城之一,且制作精良,规模宏大,对于探讨魏晋时期高句丽山城建筑,开展有关高句丽的历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艺术和学术价值。年巍霸山城被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清泉寺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巍霸山城(含清泉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棚沟石棚
石棚沟石棚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安波街道戴家村石棚屯,坐落在屯东海拔米平缓的丘陵上。
据调查,此地原有石棚六座,一大五小,五座小石棚中曾出土陶罐和人骨,今仅存残迹;大石棚由东、西、北三面立石和石盖组成,整体较矮而顶盖甚大而厚重,平面略呈长方形,正南北向,面积24.94平方米,保存至今完好,是辽东半岛大石棚群中规模较大也较有特点的一座。
石棚沟石棚为研究原始社会末期辽宁地区巨石文化、丧葬文化及石棚分布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棚沟石棚对研究大连乃至东北亚地区青铜文化,特别是青铜时代墓葬形制、结构,丧葬习俗、历史文化分期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和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大城山城址
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城子坦街道金山村,战国至汉代文化遗存,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城址远眺
城址北部断崖
大城山城址坐落在严屯大城山上,碧流河由城下蜿蜒而过,现存城址平面略呈方形,面积约平方米。
经考古调查,上世纪50年代前城址尚存夯土墙,后因村民在城址上开荒种田及修建水库取土取石等行为,使遗址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城址内曾出土战国和西汉时期的陶器、铜镞及布币等文物。城址现为耕地,地表散落较多陶片,文化堆积较厚。
大城山城址对研究战国至西汉时期大连地区历史文化、城址分布及特征有重要的历史和科研价值。年被新金县人民*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年被大连市人民*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城址全貌
永安烽火台
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皮口街道新台子社区新台子屯北,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永安烽火台台体为砖石结构,平面呈圆形,通高10米。台基由花岗岩石条砌筑,台身以青砖错缝砌成,白灰勾缝,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系一座明代*事警卫的“烽火台”。
该烽火台有石门额一块,额面正中阳刻“永安台”三个大字,左侧阴刻:万历十八年五月吉旦立;右侧阴刻:金州卫指挥□□□□。
永安烽火台对研究明代海防设施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大连市普兰店区文化和旅游局